牙周病患者如何正確刷牙洗牙,5大牙齒保健工具挑選tips
日常生活中如果有正確的刷牙洗牙,可以幫助預防牙周病;若是初期的牙齦發炎或牙周病,透過牙結石清除和口腔衛教也可以有所改善。
對於日常生活中的牙齒保健和牙齒保養,是許多牙周病患者都會有的共同疑問。我透過這篇文章為大家詳細說明一下正確的刷牙方式、洗牙過程與常見問題,以及在挑選牙刷、漱口水等清潔牙齒工具時要注意哪些地方。
刷牙
刷牙正確觀念
究竟一天要刷幾次牙呢?答案是:「最好三餐飯後和睡前都刷牙。」
由於齲齒(蛀牙)、牙周病的主因都是細菌累積成的牙菌斑,這些牙菌斑肉眼看不見,只能用牙菌斑顯示劑輔助,才可以清楚檢查牙齒表面上是否有牙菌斑殘留。這時 “刷牙” 就非常重要了!必須透過清潔牙齒將牙菌斑去除,才能降低蛀牙、牙齦炎或牙周病的風險。
正確的刷牙方式
正確的刷牙方式是要使用牙刷、牙線和牙間刷把牙齒的每個面都清潔乾淨。尤其是晚上睡前的刷牙最重要。因為睡覺時口水分泌比較少,自清的作用比較差,若有殘存食物殘渣,會更增加細菌的養分來源。
口腔內的細菌種類數目龐大,這些細菌吸附在醣蛋白成份後,黏附在牙齒表面上就形成「菌落」。而細菌也會靠口水養份生存繁殖,通常在刷過牙後的幾小時內,細菌又會開始會再度累積,因此牙菌斑形成和吃東西有關但非絕對相關。
這裡我們錄了一段影片跟大家分享挑選牙刷的小技巧,並詳細說明正確有效的刷牙方式,包括如何使用牙間刷、牙線等工具,掌握這些小技巧,就能幫助您保持口腔健康!
洗牙
洗牙又稱為「牙結石清除術」,目前牙醫大多數是使用超音波洗牙機,利用振盪方式清潔牙齒表面上的牙菌斑、牙結石或污垢。洗牙過程中洗牙機頭震動的頻率大約每秒 25000 到 42000 次、震動幅度大約是 0.006 到 0.1mm 左右,通常會同時噴水降溫,在正確的操作下,並不會傷害珐瑯質。
洗牙會痛嗎?
有些人會覺得洗牙很痛,這是因牙結石的位置多在牙根處和牙齦牙齒交界處,洗牙過程通常會有牙齒酸痛的狀況,這是因為牙根表面受到降溫水或是口腔內水氣流動的刺激所致。
洗牙為什麼會流血?
洗牙時牙齦可能會出血,這是代表牙齦或牙周有發炎的狀況。經過清潔後,配合良好的口腔衛生,牙齒酸痛和牙齦出血的狀況就會改善。
洗牙後為什麼牙縫變大、牙齒也變得比較敏感?
洗牙去除牙結石或是接受牙周病療程後,會感覺到牙縫變大,這是因為原本佔據牙縫空間的異物消失,並且感染源移除後,牙齦發炎情況改善而消腫的正常現象。在比較嚴重的牙周病患者,常常牙根表面會覆蓋比較多牙菌斑與牙結石,牙結石去除後,牙根露出在口腔環境中,就可能會有遇溫度和刺激性食物時候發生過敏感現象。此時要有良好的口腔衛生,牙齒內部會漸漸沈澱齒質,敏感現象就會隨時間慢慢減低。若有持續敏感的問題,可考慮使用抗敏含氟牙膏或是氟膠輔助。
洗牙多久一次?
健保有給付一般民眾每半年一次洗牙,而針對孕婦則是三個月一次。懷孕婦女在孕期間內分泌改變,口腔清潔不佳時會更容易造成牙齦發炎流血或是肉芽組織增生,這些狀況會加重牙周病;研究顯示嚴重牙周病孕婦患者,新生兒體重過輕或早產的風險會增加。因此牙醫師公會建議,放寬孕婦健保給付洗牙時間,間隔三個月洗牙一次。
牙齒保健工具挑選
在超市或藥妝店的口腔保健專櫃,總有琳瑯滿目的潔牙工具與用品。我挑選5種常見的清潔牙齒工具,來教大家如何選擇和正確使用這些工具。
1. 牙刷
如何挑選牙刷?
常有患者會詢問推薦選擇哪種牙刷?通常我們會建議在挑選牙刷時,要注意以下原則:
(1) 牙刷刷頭:
每個人的嘴巴大小、開口度甚至舌頭寬度都有差異,因此適合的大小也有不同。通常選用的原則是以小指末端指節長度為參考,不要超過其長度。
我會建議用比較小的牙刷,甚至成人也可以選用兒童牙刷,主因是口腔特別是在後牙區有很多死角。上下臼齒頰側(被臉頰或是骨頭卡住),或是下臼齒的舌側(刷時常有嘔吐的反射)常常是在門診時發現患者會忽略的地方。這時候用小牙刷才可以清潔得到。
刷頭比較大時,刷毛也比較不容易進入牙縫處。小刷頭牙刷在口內也比較能做到一些細部按摩或是旋轉等動作。
(2) 牙刷刷毛:
通常我會建議選用『軟毛』牙刷。如果刷毛太硬,當刷牙方式不正確或是力道過大時,容易造成牙齒表面結構的磨損,特別是在牙根處形成明顯的凹陷,這樣也造成不少患者會有牙根敏感的症狀。
如果現場有樣品試,在皮膚上來回磨擦時會刺痛,就代表刷毛可能太硬了。
另外,偶爾我們也會看到『超軟毛』牙刷,通常這類牙刷會建議在手術患者的手術區域清潔用。若是在一般情況刷毛過軟也可能影響到潔牙效率。
刷毛密度通常是 2 ~ 4 排,每排 5 ~ 12 束。依據美國牙醫學會的建議,刷毛末端不可尖鋭或不規則。並且刷毛要耐用,不會在刷牙時脫落。有研究也顯示,多向的刷毛比單向的刷毛能更有效率移除牙菌斑。
通常會建議每三個月更換牙刷,但刷毛有分岔時就提早更換。(有興趣可以參考美國牙醫學會網站,它也有推薦認可的牙刷)
2. 牙間刷
牙齒有五個面要清潔,其中鄰接面只能用牙線或牙間刷清潔。牙周病患者因為牙縫比較大,我們會建議清潔的必備牙間刷,因為牙周病的牙齒在鄰接面處由於牙齦退縮及牙根外露,此處牙根的形態變異性很大,有時會有明顯的凹陷,因此一般牙線無法完全清乾淨。
牙間刷使用方法:
牙間刷適用於清潔牙縫(鄰接面)處。建議用鏡子輔助才能看到牙縫的位置,牙間刷沾水後放入牙縫內,在牙縫內分別靠著前後牙輕刷 3 ~ 5 下。也建議再從舌側往頰側清潔會更徹底。
當牙間刷放不進牙縫時,不要用力放入,通常是選用大小不適合或角度不正確。這邊提供牙間刷規格給大家參考:
牙間刷規格
- 1號 SSS:最小通過徑 0.7 mm
- 2號 SS:最小通過徑 0.8 mm
- 3號 S:最小通過徑 1.0 mm
- 4號 M:最小通過徑 1.2 mm
3. 漱口水
漱口水種類
牙醫師也常被詢問漱口水有效嗎?牙周病推薦選用哪種漱口水?
其實衛福部食藥署把漱口水分兩類管理:
(A) 藥品:醫療用,具有口腔內殺菌消毒功效。
例如含有 chlorohexidine gluconate (濃度在 0.1 % – 0.2 %)或 cetylpyridinium chloride (濃度在 0.045 % – 0.1 %)。依藥事法以藥品管理。
(B) 一般:一般供清潔口腔之漱口水,則標示依商品標示法,以一般商品管理。
漱口水功用與使用方式
- 不同用途的漱口水,它的成份會不同。通常主要是預防蛀牙(含氟漱口水)、牙周病(具有殺菌成份)。
- 漱口水只能當口腔衛生輔助用,它並不能清除牙菌斑,故無法取代牙刷、牙線與牙間刷。 因此口腔衛生不佳,單用漱口水是沒有幫助的。
- 大多是特殊情況才使用。例如急性發炎、口腔手術前使用降低口內細菌量、降低感染機會、手術後不易清潔牙齒時。
我們比較常使用含 0.1 – 0.2 % chlorhexidine(CHX) 的漱口水,因為它有較佳的抑菌性質。但長期使用 chlorhexidine (CHX) 漱口水,超過兩星期以上,有些人可能會有口內刺激、牙齒色素沈澱、舌頭色素沈澱、味覺改變的狀況。 過度使用也可能改變口腔細菌叢的平衡,反而更不利!
最後,部分的漱口水可能有酒精成份。它對口腔內的傷口會影響癒合。因此手術後、口內破皮潰瘍時、口腔黏膜比較敏感的人,通常是比較建議用不含酒精的漱口水。
4. 沖牙機
此外,也常有患者使用沖牙機取代牙線或牙間刷,問題是沖得乾淨嗎?
牙菌斑覆蓋在牙齒和牙齦,是導致蛀牙及牙周病的主要原因。沖牙機能夠將殘留在口內的食物殘渣去除,卻無法將牙菌斑沖掉。
牙醫師的建議是:沖牙機可當輔助牙刷的工具,輔助清潔牙縫或牙橋下的食物殘渣,但不能夠替代牙刷、牙線及牙間刷。
在沖牙機使用方法部分,要注意水壓及水柱方向,沖牙機的水壓不應過大,避免傷害牙齦;水柱方向要往牙齒噴,不要朝牙齦或是正對牙齦溝噴,這可能會造成牙齦組織受傷或產生剝離。
5. 電動牙刷
許多患者也常問到,電動牙刷效果有比較好嗎?
現在的電動牙刷很普遍,也標榜各種優點。針對清除牙菌斑的效率,電動牙刷確實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達到同樣的效果,因此一般民眾使用率也比以往提升。
但是針對牙縫的清潔,電動牙刷同樣無法完全清潔徹底,仍然是需要利用牙線或牙間刷。
原始的電動牙刷設計,是給手部或手腕關節肢體不方便的人使用,例如老人、小孩、中風、腦性麻痺等。但是電動牙刷無法完全清潔到牙縫,因此仍需由家屬或看護者協助使用牙線或牙間刷清潔牙縫。
以牙醫師的觀點,如果能正確使用牙刷、牙線或牙間刷並且做好日常清潔,電動牙刷並非必備。
養成牙齒保健好習慣,可有效預防牙周病
我在 牙周病原因 這篇文章中有提到口腔衛生不佳或是清潔方式不正確,都會使牙菌斑、牙結石推積在牙齒周圍,進而演變成牙周病。
再怎麼認真清潔牙齒,口內也ㄧ定會有一些死角是刷不到或是我們容易忽略的地方。因此健保半年給付一次全口牙結石清除的療程,目的就是讓患者能定期檢查、清潔,追蹤與治療。牙周狀況或條件比較差的患者,甚至三個月就需要做一次檢查、清潔與預防。
養成正確洗牙、潔牙的牙齒保健習慣,牙周病是可以預防與早期治療的!想進一步了解什麼是牙周病?牙周病初期症狀有哪些症狀與如何治療?推薦可以看看這篇文章:「牙周病」你該知道的牙周病原因、症狀與治療注意事項
備註:療程效果因個人狀況而有所差異,請諮詢專業醫師為您制定合適的療程。